華瑞組織自己的技術力量,歷時半年,日前成功將華瑞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鈦冶煉廠下屬的租賃經營民企國鈦經營部1號電爐使用的石墨電極,改造為運營成本更低的自焙電極。
位于呼市釩鈦產業園區的國鈦經營部,是華瑞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貫徹落實華瑞構建“4+4+1+1”產業格局,做強鈦產業的具體實踐。2016年,鈦冶煉廠歷經數次調研、論證,將位于呼市釩鈦產業園區內一條停產3年的民企產線,列為租賃經營合作對象,并在2017年1月成立國鈦經營部。借鑒華瑞非鋼產業“自主經營、獨立運行、自我發展”的管理模式,國鈦經營部創下持續盈利業績。
然而,隨著環保壓力增強,國內石墨電極生產廠家紛紛關停,導致石墨電極價格不斷上漲,國鈦經營部面臨噸渣成本高、電耗高等壓力。作為電爐“心臟”的石墨電極,是生產鈦渣的核心設備,國內許多使用石墨電極的企業因無法承擔石墨電極的高昂價格,不得不關停并轉。如果關停國鈦經營部產線,不僅掙不了錢,還要支付租賃費用。2017年底,華瑞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從鈦冶煉廠抽調精兵強將,啟動了國鈦經營部1號電爐升級改造,主要是將電爐使用的石墨電極改造為自焙電極。
石墨電極改造成自焙電極,在行業中并不新鮮,但取得良好效果的并不多。在改造所需人力資源保障方面,國鈦經營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在一次次實踐中,華瑞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參與電爐升級改造攻關的干部職工克服了電流不穩、導熱不均等重重困難,找到了自焙電極制作的關鍵技術突破點。歷時半年,國鈦經營部1號電爐升級改造成功,鈦渣加工成本直線下降,效果優于設計水平。